教 学 动 态:

课程组成员赴杭州参加『虚拟现实最新技术及应用』高级培训班学习

新闻类别:教学快讯        来源:Flash E 课堂        发布时间:2016-05-16 21:04:52

       近3年来,虚拟现实技术迅速发展,60%以上的IT界巨头公司(包括Facebook、索尼、HTC、微软、苹果、亚马逊、腾讯、暴风、华为、乐视、阿里巴巴等等)纷纷不惜巨资布局虚拟现实产业,特别是VR眼镜、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呈爆发性成长。在这样一个大的产业趋势之下,我们国家也充分认识到了虚拟现实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国务院在十三五规划中已将虚拟现实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全国也出现了虚拟现实创新创业、技术研究与教育培训的热潮。2016年5月10日至2016年5月15日课程组负责人赴杭州参加了由北京海淀中科计算技术转移中心(中科院计算所技术转移中心)和北京雷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虚拟现实最新技术及应用”高级培训班。

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与江西凯天动漫有限公司合作课程实践活动


        雷课教育举办此次培训班旨在帮助学员深入理解虚拟现实的思想精髓及应用理念;梳理出虚拟现实系统开发的基本框架和一般流程;把握多种虚拟现实开发平台的特点与优劣;全面提升其理论层次和实际应用开发水准。培训由精心设计的专题讲座、个案分析、课题辩论、实例操作等组成,综合讲解虚拟现实的理论知识及实战技能,使学员从底层技术,到应用系统开发,到高层次理念,建立起一个综合、立体的虚拟现实知识体系。除了涵盖虚拟现实的经典理论技术之外,教学内容中还将对当前VR领域的热点技术,如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全景技术、沉浸式虚拟现实内容开发等进行重点论述。此次培训班的主讲专家是来自中科院等科研机构的高级专家,拥有丰富的科研及工程技术经验,长期从事虚拟现实领域项目研究,具有资深的技术底蕴和专业背景。

        杨刚:男,博士,副教授。于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技术,从事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骨干参与了多项计算机图形和虚拟现实技术领域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至今已在国家学术期刊、国际知名学术会议以及国内一级学报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在真实感绘制、非真实感绘制、纹理合成、虚拟植物等领域有较好的研究成果。2003年曾获香港RGC研究基金的资助,赴香港中文大学担任研究助理,进行图形绘制技术的研究。2009年6月-7月应邀到法国国际发展农业研究中心(CIRAD)的AMAP实验室进行学术访问,从事虚拟植物方面的研究。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
        张俊:高级工程师职称,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3D游戏、影视特效等,并负责相关的产学研工作。曾就职于万达集团文化旅游规划研究院,任Chief Engineer主任工程师,兼任特种电影制片,负责对包括ILM(工业光魔)、Pixomondo、BaseFX和R&H等国际顶级CG/VFX团队,及Pure Imagination等知名游戏制作团队的管控和技术对接。曾就职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任PI(课题带头人),有丰富的产学研经验。擅长各种3D建模动画和VFX特效技术、擅长VR/AR研发和游戏开发,擅长概念设计和手绘,擅长剧本创作。承接并主持过40余个工程、研发与艺术结合的横向项目,包含了大量3D游戏、特效电影和3D动画,客户包括国家文物局、国家博物馆、中国科技馆、敦煌研究院、北京天文馆、中国古动物馆等。在万达文化旅游规划研究院任职期间,负责管控了8个项目(如万达武汉电影乐园的3D互动剧场、太空剧场等)。